拔管模具的有效保养与维修,对降低成本至关重要。
由于线材的震动,在拉棒模具压缩区内最先接触线材的区域首先产生一些轻微的环状磨损,随后不断扩大直至定径区,导致线材表面质量严重下降,线材尺寸扩大。不仅如此,严重的磨损会使模具产生横向裂痕(主要出现在软丝的拉制过程中)或纵向裂痕(主要出现在硬丝的拉制中),致使模具过早报废。
因此,要针对被拉制线材的种类,拉丝的特点,科学的制定拉丝模保养规范。一般情况下,轻微的环状磨损只需进行抛光即可重新恢复使用,或稍微加扩大直径可满足拉丝要求。过度的磨损会使模具修复次数大大降低,甚至报废,使得拉丝成本增加。
影响模具拉伸的因素:
(1)铜、铝杆(线)材料。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拉铜线比拉铝线的拉伸力大,拉铝线容易断,所以拉铝线时应取较大的安全系数。
(2)材料的抗拉强度。材料的抗拉强度因素很多,如材料的化学成分,压延工艺等,抗拉强度高则拉伸力大。
(3)变形程度。变形程度越大,在模孔变形段长度越长,因而增加了模孔对线的正压力,摩擦力也随之增加,拉伸力也增加。
(4)线材与模孔间的摩擦系数。摩擦系数越大,拉伸力越大。摩擦系数由线材和模具材料光洁度、润滑液的成分和数量决定。
(5)线模模孔工作区和定径区的尺寸和形状。定径区越大,拉伸力也越大。
(6)线模的位置。线模安放不正或模座歪斜也会增加拉伸力。也使线径及表面质量不达标。
(7)外来因素。线材不直,拉线过程中线的抖动,放线阻力,都会增加拉伸力。
拔管模具标准化程度
模具制造技术随着标准化程度的提高而提高,模具的标准化是代表模具工业与模具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到目前为止,已经制定了冲压模具,塑料模具,压铸模具和模具基础技术等数十项国家标准,几百个标准号,基本满足国内模具技术发展的需要,商品化程度是以标准化为前提的,随着标准的颁布实施,模具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商品化推动了专业化生产,降低制造成本,缩短了制造周期,提高了标准件的内外部质量,也促进了新型材料的应用。